返回

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83章 当年的锦衣夜行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挣的多,出事快。

    挣的稍微少一些,干二十年都不会出事儿,甚至到了晚年弥留之际,身边亲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是做这行的。

    这就是野路子和北派的区别。

    当然,有些野路子发了大财没事儿,北派也有出事儿的,这就是幸存者偏差,用小部分平均了大部分。

    刚入行那年我在红姐带动下看不起南派,更看不起野路子,现在随着阅历见长,我改变了一些看法。

    南派掏水洞子比北派强,野路子一旦成了规模,搞钱能力也比北派强,我要做的是尽量缩小这部分差距,这次来千岛湖也有这方面考虑。

    承认别人优势,看清自己短板,自己也试着提高了,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。

    ....

    “峰哥你别生气,我就是有这个想法,随便提一提而已。”

    我拿抹布擦了擦脚笑道:“我没生气,我只是在劝你不要乱想,确定走这行了?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“我确定!这行来钱快!更重要的是我喜欢!”

    我看着他道:“如果你能用北派的规矩带出来一支野路子,并且能永远保持下去,那你能得诺贝尔盗墓奖了。”

    “峰哥你别开玩笑,诺贝儿盗墓奖?我还百花盗墓奖呢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真有物色人选的想法,你知道那个群吗峰哥?”

    “什么群?”

    “QQ群啊,锦衣夜行。”

    “没听过,我QQ上都没什么好友。”

    他立即掏出手机让我看,他说他在群里,可以把我拉进去。

    这个“锦衣夜行”就是当年最大的野路子群,后来被关了好几次,现在应该还在吧,可能改名了。

    群里有上千人,全是野路子,超过五成群员都是没干过,但想入行的人,有三成是干过几次的,还有一到两成是老野路子,手里有些资源的。群内成员年龄跨度也很大,经常有人在群里发些出土的古董照片,或者瞎吹牛,交流技术。

    洗完脚,我拿着他的手机看了一会儿,觉得还挺有意思,便让他拉我进去。

    进去后马上有人打字问:“新人啊,干过活儿吗?”

    “没干过。”我回道。

    “咱们这是技术交流群,改下马甲。”

    我看了其他成员的名字,给自己改成了“锦衣夜行-六点。”

    刘俊阳的名字叫“锦衣夜行-阿阳。”

    “峰哥,我在这群里快半年了,真正干过的都很少说话,那些经常发言吹牛比的估计都是半吊子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别小看人,这里头有高手潜水。”

    他挠头:“我知道,但高手平常都不说话,怎么认出来是高手?”

    “能让你认出来的就不是高手,行了,你回屋吧,我要休息了,明天早点儿起,我们要买些进山用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有活儿?”他立即问。

    “要年后了,把头让带上你,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活儿。”

    他走后,我看群消息看到半夜,把我看乐了。

    这些人之间说话都用的暗号,关键是我竟然听不懂他们的暗号。

    “小青瓜,大西瓜,青环儿,白环儿,暖瓶,钢琴,等等。”

    我打字问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有人回道:“新人不懂很正常,慢慢你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下一秒,有一个头像是个老虎头,网名叫支锅王的人主动加我。

    我通过了。

    “哥们,小青瓜是小型青铜器,大西瓜是青铜重器,白环儿是宋辽金时期的白玉环,青环儿就是青玉环,暖瓶是魂瓶,钢琴指的古墓里是那些很重的石雕。”

    我恍然大悟,发了个三克油的手势。

    “哥们,想入行不?知道什么叫支锅不?”

    我又给发了个三克油的手势。

    “我曹,你打个字能死啊?我问你想不想入行?等明年三月份我这里有个锅要支,现在还差个捡柴烧火的人。”

    我又给发了个表情包手势。

    “我曹,你个煞笔。”

    我缩在被窝里看着手机屏幕,打字过去说:“我想入行,你支锅能带我一个?”

    “原来你会打字啊,我还以为你是残疾人就一只手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带上你,但在那之前你得学一些相关知识,这行高风险,高收益,必要的岗前培训还是要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学知识?”我发过去问。

    他马上回了。

    “这事儿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,得看有没有人愿意教你,如果我教你的话得收技术费啊,五百块钱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没有五百。”

    “你有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百。”

    “草,一百?”

    “算了算了!我看你是诚心想学,你给我冲个年费黄钻吧,就这个QQ号,冲了我就教你。”

    我起床,拉开抽屉

第383章 当年的锦衣夜行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